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心理与健康》 > 2006年第5期
编号:11080600
学生不宜向“橡皮人”发泄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5月1日 《心理与健康》 2006年第5期
     前段时间,长沙市某中学为学生设立了一间“心理宣泄室”,数个标明发泄对象姓名的“橡皮人”供学生拳打脚踢,以泄心头之恨。一位刚刚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了的张同学一进入“心理宣泄室”,就大骂英语老师,向“橡皮人”发动了凶狠的打击。近年来,全国许多中小学相继设立了同样的心理宣泄室,同学们发狠地击打沙袋或“橡皮人”,有的还会大声地喊叫被打对象的名字,大有置他于死地的气势,令人胆战心惊。

    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、生活节奏的加快,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。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,各种类型的考试变得愈加激烈和残酷,他们出现一些心理压力是很正常的。但学校指望依靠打沙袋或“橡皮人”就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的做法并不值得称道。试想,这些学生将来到了竞争更加“白热化”的社会上,遇到心理失衡,又该到哪里去发泄呢?因此,在中小学校设立心理宣泄室应该慎重。

    正如许多心理学专家分析的那样,心理宣泄室绝不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的好办法,相反,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。

    其一,让中小学生通过击打物体来平衡心理,极易诱导学生的暴力心理和行为。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时期,可塑性很强,此时受到一些挫折、一些委屈,就大打出手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95 字符